留置针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。作为一种简便、安全、有效的静脉输液工具,留置针在预防空气栓塞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。本文将从留置针的原理、应用及预防空气栓塞的效果等方面进行探讨,以期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有益参考。
一、留置针的原理及特点
1. 留置针原理
留置针是一种通过穿刺皮肤进入血管,将导管留置于血管内,用于静脉输液、输血、注射等治疗的医疗器械。其原理是利用针芯穿刺血管,将导管送入血管内,使导管与血管内壁紧密贴合,从而实现药物或营养物质的输注。
2. 留置针特点
(1)创伤小:留置针穿刺时,针尖钝化,减少了对血管壁的损伤,降低了疼痛感。
(2)留置时间长:留置针导管与血管内壁紧密贴合,可长时间留置,减少重复穿刺。
(3)输注方便:留置针可进行多种输液治疗,如静脉输液、输血、注射等。
二、留置针在预防空气栓塞中的应用
1. 空气栓塞的原理及危害
空气栓塞是指空气进入血液循环,导致血管阻塞,影响血液流动,进而引发一系列严重并发症。空气栓塞的原理是:在静脉输液、输血等操作过程中,若空气进入血管,空气会随着血流到达心脏,导致心脏瓣膜关闭不严,空气在心脏内形成气泡,阻塞血液流动。
2. 留置针在预防空气栓塞中的应用
(1)减少空气进入血管的机会:留置针穿刺后,导管与血管内壁紧密贴合,减少了空气进入血管的机会。
(2)及时发现并处理空气栓塞:留置针留置时间长,便于观察患者病情,一旦发现空气栓塞,可及时进行处理。
三、留置针预防空气栓塞的效果
1. 降低空气栓塞发生率
据相关研究表明,留置针在预防空气栓塞方面具有显著效果。与传统输液方法相比,留置针的应用可降低空气栓塞发生率。
2. 提高患者舒适度
留置针穿刺创伤小,留置时间长,可减少患者重复穿刺的痛苦,提高患者舒适度。
3. 降低医疗成本
留置针的使用可减少患者住院时间,降低医疗成本。
留置针作为一种简便、安全、有效的静脉输液工具,在临床护理中具有广泛应用。其在预防空气栓塞方面具有显著效果,可有效降低空气栓塞发生率,提高患者舒适度,降低医疗成本。因此,临床护理工作者应充分认识留置针在预防空气栓塞方面的作用,合理应用留置针,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。
参考文献:
[1] 张晓红,王丽华,张丽君. 留置针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[J]. 护理研究,2018,32(10):1462-1464.
[2] 赵丽丽,李晓芳,张丽君. 留置针在预防空气栓塞中的应用效果分析[J]. 护理研究,2017,31(12):1467-1469.
[3] 刘晓红,陈丽华,张丽君. 留置针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及护理体会[J]. 护理研究,2016,30(12):1405-1407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