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,特别是在空气质量改善方面,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。2018年,我国空气质量状况取得了显著成效。本文将基于2018年空气质量排名,分析我国城市在蓝天保卫战中的努力与成效,以期为我国环境治理提供有益借鉴。
一、2018年空气质量排名概述
2018年,我国生态环境部发布了全国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排名。排名依据PM2.5、PM10、SO2、NO2、CO和O3六项污染物浓度,以及空气质量达标天数进行综合评定。以下是部分城市排名情况:
1. 2018年全国空气质量排名前10的城市(按PM2.5浓度排序):
(1)杭州市
(2)舟山市
(3)福州市
(4)宁德市
(5)温州市
(6)苏州市
(7)无锡市
(8)厦门市
(9)东莞市
(10)丽水市
2. 2018年全国空气质量排名后10的城市(按PM2.5浓度排序):
(1)临沧市
(2)西双版纳州
(3)丽江市
(4)怒江傈僳族自治州
(5)迪庆藏族自治州
(6)昆明市
(7)保山市
(8)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
(9)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
(10)大理白族自治州
二、我国城市在蓝天保卫战中的努力与成效
1. 强化大气污染防治政策
近年来,我国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大气污染防治政策,如《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》、《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》等。这些政策明确提出了大气污染防治的目标、任务和措施,为我国城市蓝天保卫战提供了有力保障。
2. 优化产业结构,调整能源结构
我国城市在蓝天保卫战中,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,淘汰落后产能,发展绿色低碳产业。优化能源结构,加大清洁能源开发利用力度,降低煤炭消费比重。这些举措有效降低了污染物排放,改善了空气质量。
3. 严格环境执法,强化企业主体责任
我国城市加大对环境违法行为的执法力度,严厉打击违法排污企业。强化企业主体责任,督促企业落实污染物减排措施,确保污染物排放达标。
4. 加强环境监测,提高预警能力
我国城市不断完善环境监测网络,提高环境监测能力。通过实时监测数据,及时掌握空气质量变化,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。加强环境预警,提前发布空气质量预警信息,引导公众合理安排出行。
2018年空气质量排名表明,我国城市在蓝天保卫战中取得了显著成效。空气质量改善仍需付出持续努力。未来,我国城市应继续深化大气污染防治工作,加强环保法律法规体系建设,加大环保投入,提高环保治理能力,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环境。